如何提高学生劳动素养?11月2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下发,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全面构建各年龄段循序渐进、各学段螺旋上升、体现新时代特征和湖南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大中小学都将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实施意见》指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开设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也可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解读】避免把劳动课程仅等同于上课
《实施意见》明确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等学段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规范劳动教育必修课开设,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保证课外劳动时间,避免把劳动课程仅等同于上课的倾向。
中小学要夯实基础,打好爱劳动的底色。低年级应该注重劳动意识启蒙教育,中高年级则注重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同时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初中可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普通高中注重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与创新实践。
职业院校要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抓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强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
普通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树立正确就业观,培养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公共服务意识。
突出学校主导作用,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
《实施意见》指出,要突出学校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足开好劳动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以体力劳动为主,课外劳动时间占劳动课程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积极整合传统劳动和新型劳动教育内容,通过必修课程开设、学科(专业)渗透融合、课外校外活动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实施劳动教育。各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应分级分类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此外,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帮助孩子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各级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实践场所,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
【解读】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
《实施意见》明确了省、市、县三级一体统筹,强化组织实施。要求各地党委政府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实施意见》要求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强化综合实施。学校要突出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各方面要发挥支持作用,通过三方协作联动,形成工作互补,实现同频共振。
劳动素养评价是升学重要参考或依据
《实施意见》强调推进综合评价。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综合考评。鼓励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制定学生劳动清单和掌握生活技能情况的评价办法。
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各阶段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完整有效。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将学生劳动素养监测纳入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评估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
【解读】
两大抓手,“三个纳入”
《实施意见》要求,劳动教育要坚持以实践锻炼为主,不能只是口头上喊劳动、课堂上讲劳动、网络上看劳动。为此,《实施意见》将监测评价和督导检查作为劳动教育落实生效、长远发展的两大抓手,推动“三个纳入”:将大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状况指标纳入劳动教育监测评价系统;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劳动教育职责、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劳动实践活动组织、教学指导等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
保障
保障经费,强化师资队伍
《实施意见》要求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市州、县市区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和自有财力,以及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增加劳动教育投入,加快建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基地),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因地因校制宜,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活动场所、实训基地。各有关部门应鼓励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加强合作交流,支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且符合有关认定条件的企业,按程序申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遴选建设一批具有典型引领作用的省级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实验校,打造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可以根据劳动教育需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此外,各地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
实施
让劳动教育“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下一步,我省将把劳动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在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措施,结合自身实际把开设劳动课、设立劳动周、建立劳动清单等要求落实到位,让劳动教育“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的同时,健全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将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各学段衔接一体的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实施机制,构建同频共振的育人新格局。还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杨斯涵黄京)
4月27日,来宾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该市课后服务工作已实现应开展的义务教...
2022年贵州省是最早发布二建考试通知的省份,考试时间也定在了4月份,比其他省市二建考试时间约早两个月...
从省教育厅获悉,经过规范治理,全省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校外培训虚火明显降温,培训机构乱...
3月7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通知,即日起,辽宁省启用新版二级建造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全...
3月11日,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关于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其...